祁门县永泰技术学校2017年度质量年度报告
1996年,祁门县职教中心(始建于1983年)和祁门县卫生学校(始建于1982年)合并成立祁门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0年8月祁门县平里职高并入,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2017年6月,根据《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黄山炎培职业学校等四所学校更名及确定类别的批复》(黄政函字〔2017〕27号)和祁门县教育局《关于祁门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更名及确定类别的通知》(祁教字〔2017〕106号),祁门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更名为祁门县永泰技术学校,办学类别为普通中专。
学校围绕“强化内涵发展、突出办学特色”的总体目标,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坚持“特色办学、内涵发展”办学思路,遵循“求知、致知,笃行、励志,成人、成事”的校训,形成了“尚德、尚能,精致、求新,敬业、创业”的校风,确立了“升学+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一年多来,学校以“创建省示范校”为奋斗目标,不断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实力,加强技能训练,狠抓教学质量,规范办学行为,精细过程管理,推进校园建设,促进升学就业,基本实现了学校管理科学、规范,教育教学质量过硬、领先,毕业生就业安置优质、精品,后勤服务周到、精细,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上都有了新的提升。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祁门县永泰技术学校是政府兴办的一所全日制综合职业教育机构。学校位于县城过境公路教育园区,新校区占地面积49960平方米, 建筑总面积32900平方米。总投资2891万元。学校现有学历教育班15个,在校生456名;现有教职工59名,专任教师48人。学校有各类实训室、实训基地12个,各类实训设备设施534余台(套),总价值超340万元。
1.2学生情况
2016--2017学年度招生621人(其中全日制新生134人),在全县生源锐减的情况下,学校招生较上一年度略有提高。
在校学生人数1779人(其中全日制学生325人),主要分布在计算机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机电技术应用、文秘专业。学校通过专业思想教育,学生在校学习目标明确,各专业学生就读率高,辍学率减少,年巩固率达93.9%。
2017年各专业学生人数统计
专业
|
高一年级 |
高二年级 |
高三年级 |
合计 |
全日制 |
非全日制 |
全日制 |
非全日制 |
全日制 |
非全日制 |
全日制 |
非全日制 |
机电技术应用 |
20 |
167 |
19 |
152 |
8 |
182 |
47 |
501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89 |
172 |
84 |
168 |
51 |
137 |
224 |
477 |
文秘 |
25 |
0 |
23 |
0 |
0 |
0 |
48 |
0 |
服装设计与工艺 |
0 |
148 |
3 |
150 |
3 |
178 |
6 |
476 |
小计 |
134 |
487 |
129 |
470 |
62 |
497 |
325 |
1454 |
2016—2017学年度,各专业毕业生共462人(其中全日制毕业生114人),主要为文秘、计算机应用专业及对口升学班。学校安置学生的就业率为100%,对口就业率为99.8%,学生就业稳定率在97.5%,较上一年度对口就业率提高0.1%,学生就业稳定率提升0.15%。
学校承担了住建委、水利局职业技能培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技能培训和宾馆服务管理、服装加工培训等,培训学员1200余人次。2017年在承担住建委委托的农村建筑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基础上,新增加承担农村建筑工匠及农村危房改造管理人员培训。
1.3教师队伍
学校坚持扩充数量与素质提升相结合、重点培养与聘请兼职相结合,通过校本研修、企业实践,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整顿、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建立教师成长激励机制等方式,不断强化师资队伍管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使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
1.3.1 专任教师:学校现有教职工59名,学生1779名,师生比为1:30;其中专任教师48名,具有本科学历教师45名,本科率达到93%。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教师职称9人,占专任教师比例18.8%。
1.3.2 双师型教师:学校有专业课教师45人,其中“双师型”教师19名,双师比42.2%,且每一个专业至少配备2名中级以上专业教师。
1.3.3兼职教师:学校各专业现聘有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11人,占专业教师21%,比上一年增长1%。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先后通过招考、选调、校本培养及骨干教师培训等渠道对教师队伍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培训,切实提高了师资质量,现有教师队伍符合学校办学要求,专兼职教师比例适当。
1.4设施设备
学校有校内外实训室、实训基地12个,比上年增长2个,设备总价值在534万元,比上年增加13万元,生均设备值1.64万元。这些实训室、实训基地的建成,不仅满足了常规实训教学和省、市技能大赛训练的需求,而且为当地经济建设、为农服务、劳务输出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一)学生中团员共有1324人,占全校学生的 74.4%;其中新增团员232人,比上年增长12.6%。
(二)学生文化课实行期中、期末两次检测,将两次成绩按比例计入学生学期总成绩中。文化课合格人数1175人,文化课合格率66.1%。
(三)专业课考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专业理论考试;另一种是实践操作考核。通过考核,专业课合格人数为1392人,专业课合格率达78.2%。
(四)年度学生体质测评达标率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100%,其中优良率达91%。
(五)毕业生毕业证获取率100%。2017年毕业生通过初级技能等级证考核462人(其中全日制学生114人),初级技能等级证获取率为100%;通过中级技能等级考核327人(其中全日制学生89人),中级技能等级证获取率为70.8%。
2.2 在校体验
2017年6月,学校开展学生在校满意度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100份,主要从理论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及班主任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收回了1100份调查问卷,回收率达到100%。其中理论学习方面,评价为满意的人数占总数89.1%,较上年度增长0.89%;实习实训方面,评价为满意的人数占总数的88.8%,较上年度增长1.6%;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方面,评价为满意的人数占总数的92.2%,和上年度持平;学生生活方面方面,评价为满意的人数占总数的90.5%,较上年度下降1.2%;校园安全方面,评价为满意的人数占总数的95.5%,较上年度减少0.9%;在问卷中首次列入对班主任工作满意度调查,87%的学生对班主任工作满意。
.
2.3 资助情况
为严格落实省中职学生助学金及免学费政策,规范中职学生助学金发放及免学费管理工作,学校成立祁门县永泰技术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祁永泰〔2017〕22号),配置专人,专项负责做好此项工作。
一是落实专门学籍管理人员,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管理人员能够规范使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用户账号,做到了分开管理,各司其职。二是进一步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执行《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和《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办法》等学籍管理要求,按照规定程序对学籍电子注册、在校生学籍(异动、变更)、毕业就业、问题学籍等信息进行网上管理,并及时向市、县学籍管理部门报备注册、异动、变更学生信息,坚决杜绝虚假学籍、重复注册等现象。三是严格做到定期核查清理学籍。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学籍和资助管理部门要求,分别对在校生学籍和免费资助学生信息进行核查比对,处理不在籍和不享受资助免费学生434人。
根据国家中职资助政策,在校学生每学期享受1000元学费减免政策;家庭贫困的在校生还可以享受15%的国家中职资助(2000元/年);同时每学期学校还将拿出一部分经费(占学校每学期事业总收入的5%)用于对学习成绩优秀或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生予以奖励或补助。属于扶贫对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还能享受每年2000元的中职资助。
2017年,学校给予全日制在校学生免学费达746人次,免学费金额总计746000元;发放15%国家中职资助金102人次,发放中职资助金合计102000元;发放校内5%资助金额共计39700元,资助人数为166人次。
2.4 就业质量
学校始终坚持就业创业教育引导与提升人才技能培养相结合,以抓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促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为职业教育根本,以学生就业、立业、创业教育为抓手,教育学生正确定位,选择适合的就业岗位,通过良好的就业安排促进学校招生工作发展,提高在校学生就读吸引力。
项 目
专 业 |
毕业人数(人) |
实际就业人数(人) |
对口就业人数(人) |
对口就业率(%) |
安置就业率(%) |
就业稳定率(%) |
计算机(对口) |
156 |
156 |
156 |
100 |
100 |
98.73 |
计算机专业 |
115 |
115 |
111 |
96.19 |
100 |
98.10 |
机电专业 |
104 |
104 |
103 |
99.12 |
100 |
97.35 |
文秘专业(对口) |
87 |
87 |
87 |
100 |
100 |
98.11 |
合 计 |
462 |
462 |
461 |
99.8 |
100 |
97.45 |
2016--2017学年度,学校各专业毕业生人数为462人,涉及机电技术运用、计算机应用和文秘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和文秘专业有61名毕业生参加对口高考,有1人被淮南师范学院录取、56人被各大专院校录取,对口高考录取率达93.4%。其他毕业生各专业就业率为100%,对口就业率为99.8%,学生就业情况比上一学年有显著提升,学生就业稳定率提高了0.15%。
2.5 职业发展
一直以来,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终身教育发展。新生入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就业与创业基础知识,依据个人特点,学会自我分析,正确认识自己,合理定位,明确个人职业发展方向,提高自主就业,立志创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即将走向社会做好就业准备。
通过用人单位满意度反馈,学校2016届、2017届毕业生,能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吃苦耐劳、综合素质高,市场供不应求,特别是机电技术运用、计算机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建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需求量很大。还有部分学生自主创业,开设电子商务、微商等特长辅导班,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建筑专业学生在市、县境内就业,学生很快被企业提拔重用。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经过充分市场调研、论证和申报,规范科学设置专业,并按照上级文件及相关通知要求,依据社会发展变革以及就业市场和县域经济发展变化适时予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力求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用人需求及学生、家长求学需求。
3.1.1专业基本情况。目前,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设置有计算机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机电技术应用、文秘专业等多个专业,各专业开设满足市场需求,专业名称规范,各专业其软硬件条件基本满足教学和实训需要,并随就业市场变化的需求而不断充实与完善。
3.1.2 重点专业建设情况。学校按照市局统筹的职业教育发展总体部署,进一步做大做强计算机技术运用、服装制作与设计两个品牌专业。学校在师资配备、设施投入、教学实施及就业安置等方面,也给予保障和适度倾斜,目前两大品牌专业人数占总学生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两个品牌专业办学也起到示范和拉动其它专业建设作用。
3.1.3 专业动态调整情况。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和市场用人需求的变化,曾经非常紧俏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逐渐萎缩,从2016年起调整建筑工程技术、2017年调整水利水电施工与管理专业。
学校所有专业设置均严格遵循专业设置程序,符合国家规定,具备开办条件,无设置目录外专业,专业设置管理系统按照上级要求,做到专人负责维护,定期上传数据,运行总体平稳。
3.2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教学优先的原则,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应对中高职衔接和可能扩大的中职升本比例的高考新模式,积极探索对口高考教学,通过夯实常规管理,落实课程目标,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强化技能训练,扎实推行“理论+技能”项目过关考核等措施,极大提升了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和省市大赛参赛水平,彰显了较好的办学实力。
3.2.1 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全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实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一是持续推进校企合作,不断增强办学活力;二是让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加清晰准确;三是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专业和岗位能力特色。
3.2.2 积极实施教学方法改革,有效提升课堂效率。一是更新教学理念。形成了以行动导向、任务驱动为核心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革命性变革。二是改革教学方法。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大力推广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分组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充分结合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现代教学手段实施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保证学生课有所得、日有所获。三是创新教学模式。依照人才培养需要和教学实际,各专业构建了符合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方法改革,课堂效率有效提升。近年来,各专业学生流失明显减少,学生课堂参与增加,项目技能考核过关率不断提高。
3.2.3 深化课程体系建设,推动教学内容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各专业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岗位技能为依据,以整体素质提高为着眼点,构建了体现实用性、人文性、实践性、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精心遴选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岗位职业能力;围绕国、省、市大赛改革教学内容,建立长效训练机制;丰富教学资源,打造精品课程等有效措施,使课程体系建设更加科学,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符合学生实际,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3.2.4 改革教学评价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校积极构建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基本实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系统化,评价过程规范化,评价方法科学化。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有力激励了师生们工作、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校办学质量大幅提高。
3.2.5 省、市技能大赛成绩取得新突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各项赛事捷报频传,成绩斐然。本年度学校在参赛项目和参赛人数上都保持稳中有增,获奖项目与获奖层次更是稳中有升、实现新突破。
3.2.6 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研论文评比。至今已有50人次分获市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本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育人理念,积极推进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学校积极组队参加黄山市教育局每年举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全国中职学校 “文明风采”技能大赛。自进入新校区以来,我校组队参加省、市技能大赛共有62人次获得市级一、二、三等奖、13人次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我校莫群毅、汪永晖、马建红、潘神龙四位老师曾荣获“市级优秀指导教师”荣誉,学校多次荣获“市级优秀组织奖”。
2017年第十三届“文明风采”及第九届黄山市技能大赛获奖表彰
3.3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提出建设名师工程,以师德师风和敬业精神为核心,以德育工作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贡献为标准实行奖优罚劣为动力,以校企合作互动共建为主要手段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起了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校内外专、兼职教师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强化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师资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一是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规划》,依托国省培训、企业实践、校本研修、技能大赛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激励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二是建立专业带头人培养机制。通过给机会、压担子、巧扶持、多激励等方式培养专业带头人,以一个专业带头人带动一批专业骨干教师成长,做大做强一个品牌专业。三是培养并壮大骨干教师队伍,使骨干教师成为专业教学和专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四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通过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等有力措施,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五是树立身边优秀教师典型,年度评优,张榜以昭。通过扩大身边典型的影响力,在校园中比学赶优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了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六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陆续培养一批市、校级骨干教师,推出一批名师。本学年学校选派了10余名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通过远程自主学习培训和参加省市培训形式,接受生产实践培训,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课堂教学和班务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定期邀请技能名师、师训中心专家学者,到校进行专题报告和技能指导,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习实训等,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七是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通过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等方式,激发教师竞争活力。八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打造师德高尚、廉洁自律、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团队。通过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管理,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师风落实到职业形象、言行举止等具体行为规范中,建立一支懂教育、会教育、勤教育的德育工作队伍,教师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得到根本转变,赢得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赞誉。
3.4 学校规范管理
3.4.1 完善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着力抓制度体系建设。学校按照国家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等政策法规要求,完善各项制度,狠抓常规管理,实施全员育人。
根据县局有关规定,建立完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后勤服务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企业技术人员助学管理等制度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内部激励机制,实行校长负责制,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全员聘任制、绩效工资制度、考评制度和奖励制度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学校制定了《祁门县永泰技术学校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祁门县永泰技术学校节假日教职工值班管理办法》、《祁门县永泰技术学校班级常规管理考核实施办法》、《祁门县永泰技术学校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祁门县永泰技术学校教职工职称评聘办法》、《祁门县永泰技术学校文明公室评选办法》、《祁门县永泰技术学校违纪学生处理办法》、《祁门县永泰技术学校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办法》、《祁门县永泰技术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使学校每项工作均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3.4.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以师德建设为抓手,狠抓教师队伍管理。依据县教育局制定加强师德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学校制定《祁门县永泰技术学校师德考核办法》,引导教师自觉规范职业行为,坚守师德“底线”,坚持廉洁从教,努力成为人民满意的“四有”教师;二是不断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和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增添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作用,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切实发挥党员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制定了《祁门县永泰技术学校班级常规管理考核实施办法》、《祁门县永泰技术学校班主任聘用办法》等相关文件,对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予以量化考核,考核成绩做为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的评选条件;四是加强班子队伍建设。通过每周的行政例会,组织班子成员学习理论知识和管理经验,不断增强班子队伍的工作能力、服务观念、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3.4.3 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措施及安全防范预案,从制度上严防死守,将安全措施制度化、规范化。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教育工作,积极开展消防、交通、食品卫生、森林防火、禁毒等系列的安全教育。通过普及学生自救自护常识,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以校园预防为重点,通过法制教育讲座、观看法制教育片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同时完善工作网络,完善各种校园安全技防设施,强化校园安全综合治理,积极营造齐抓共管的氛围,努力打造“平安校园”。
3.5德育工作情况
针对职校学生特点,我校通过各专业开设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意识的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他们全面健康发展;利用课堂和校园活动为平台,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敬业意识的教育;从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和习惯着手,加强对学生的文明意识教育;利用专题讲座和主题校会,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的教育;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学生会组织作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升自我平台的重要作用,形成了抓学生管理工作的合力,营造了齐抓共管的积极氛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不断得到提高,有效地促进学校的“三风”建设。
3.6 党建工作情况
学校党支部现有党员21名,其中女性党员3名。支部委员会由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副书记、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纪检委员5人组成;党员总数约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40%。
3.6.1 夯实党建基础,筑牢战斗堡垒。一是不断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党员活动室、会议室;按照标准配备必要的学习设施、悬挂宣传板、设立学习园地等,使党员“活动上有阵地、政治上有舞台”;二是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成立纪检监察委员会,对各处室、教职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出现重大失误的实行问责;成立党小组,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精神定时定期发展党员,尤其是加强了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三是制度建设逐步规范。学校切实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支部书记、副书记定期上党课;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认真落实党员组织生活制度,扎实开展党员民主评议;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使党建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四是狠抓政治理论学习。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和“十九大”专题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党员教师深入专题研讨、撰写心得体会;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深刻领会国、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认真谋划学校发展。
3.6.2 狠抓作风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学校党支部始终把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长抓不懈。一是建立以关爱学生为核心的师德师风制度,经常性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二是引导广大教师正确理解、充分认识师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和深刻内涵,提高践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自觉性;三是定期开展师德师风评议、自查自纠、师生结对帮扶活动、教师技能比武、师德研讨会、道德讲堂等活动,组织“创新、奉献”等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演讲比赛,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四是弘扬先进,举行师德报告会,把评选表彰工作与加强师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师德讲堂”活动,把“道德大讲堂”活动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师生得启发、受教育;五是努力做好树标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举行优秀班主任风采展、设立善行义举榜、参与“祁门好人”评选等树立先进教师典型,以先进带后进。
3.6.3 夯实“党员承诺”,履行“双岗双责”。学校要求每位党员立足工作实际和岗位特点,在年初做出承诺事项,并填写《党员创先争优公开承诺书》,通过公示栏、板报、橱窗等形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还要求党员结合个人实际,扎实做好教育服务进社区活动。按照年初设定的党员责任岗位目标,在党课教育、民事调解、养护绿化、扶贫帮困、政策宣传、技术推广、卫生保洁、教学育人、就业帮扶、健康教育等方面为所在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全年共开展活动近10余场次,受惠群众达到千余人次。
3.6.4 加强群团建设,推进民主管理。一是切实完善教代会制度,加强对工会工作的指导。加强教师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坚持推行教代会审议通过重大事项票决制、教代会提案落实、民主评议监督、校务公开、向教代会报告工作等制度,落实《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不断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通过给贫困职工送温暖、组织教职工体检、开展集体文体活动、做好慰问退休教师等措工作使教职工真正感受到了单位大家庭的温暖,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爱岗敬业意识;二是扎实做好“党建带团建”,不断加强共青团工作。着力加强团员、团干、学生会队伍建设, 做好学生社团的管理、指导,不断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享受乐趣、学到技能,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3.6.5 夯实党建常规,力促学校发展。学校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始终把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把育人教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部,切实落实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工作以及学校实际,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形成良好育人环境。全校上下始终焕发工作激情,忠于职守、勤恳工作的正能量不断传递,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不误、双促进。2016-2017学年,学校在各级各类媒体共发稿67篇,比上年增加6篇,其中县以上媒体41篇,比上年增加7篇。
4. 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始终坚持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办学思路,做大专业招生规模。
计算机应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此两专业办学效益的提升得益于学校不断地拓宽就业市场,学校先后和浙江宁波赛特勒电子集团、浙江永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阿斯莫电子、浙江雪飞制衣有限公司等联合。2017年9月,学校将2015春季计算机专业学生与服装专业学生分别安置在浙江赛特勒电子集团、浙江永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雪飞制衣有限公司顶岗实习和就业,企业对学校前期安置的学生评价满意率达到92%,满意度较上一学年提高了12%。
机电应用专业:学校和浙江宁波赛特勒电子有限公司、阿斯莫微电机有限公司合作,近几年来,安置的学生超过一千多人,部分学生已成为企业基层管理工员。学生的努力和坚持,为自己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2017年学校相继和宁波永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黄山电器公司等企业合作。
文秘专业:学校以教育引导学生升入高一级职业院校为教育出发点,加强学生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的培养,2017年高考文秘专业学生均被应用型大学本科和专科录取。
水利水电施工与管理专业:学校将这一传统专业学生的培养,拓展到就业定位于企业基层管理上。合作的企业对学生评价高、很满意。
4.2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规定,严格规范组织教育活动。根据政策规定,2017年学校各专业学生的教学见习和顶岗实习活动,上报方案给主管局,在得到许可下组织开展。计算机专业、服装专业学生于9月中旬进行为三个月的顶岗实习;机电专业学生于9月底组织顶岗实习。目前学生反响良好,家长、社会满意。
5.社会贡献
5.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情况
学校能够抓住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研究分析、调研人才市场,围绕县域经济发展来合理设置专业,突出专业技能教学实训,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开展丰富多彩学生专业思想的教育活动,开设学生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通过几年的职业教育,提升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就业后很快得到用人单位的重用和好评。培养的建筑专业学生,是祁门建筑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一线管理、中层领导、项目经理等多数人员是从学校建筑专业毕业。机电专业毕业生学生深受中日合资的浙江阿斯莫微电机有限公司、中美合资的浙江宁波赛特勒电子有限公司欢迎。水利水电施工与管理专业为祁门县农村小水电服务管理注入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深得安徽水电祁门有限公司的肯定。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通过他们的努力,立足于企业,谋求自己创业成功的蓝天。
5.2 社会服务
学校在社会培训、社区教育、技术服务方面成果显著,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5.2.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各类技能培训人数、范围、质量都有所增加。短期培训比上年增加318人,培训专业增加2个。
序号 |
培训项目名称 |
培训专业名称 |
培训期数 |
培训人次 |
安排就业 |
人数 |
小计 |
1 |
劳动力转移培训 |
建筑施工 |
2 |
127 |
334 |
75 |
农村工匠 |
1 |
155 |
51 |
服装加工 |
1 |
52 |
27 |
2 |
教育精准扶贫培训 |
茶叶、茶艺 |
6 |
428 |
554 |
209 |
拐枣种植 |
3 |
126 |
|
3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
家禽养殖 |
7 |
115 |
188 |
|
菊花种植与烘烤 |
1 |
73 |
|
4 |
退役士兵培训 |
计算机维修、宾馆服务、电子技术 |
5 |
196 |
196 |
83 |
合计 |
26 |
1262 |
1262 |
445 |
5.2.2 社会服务。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为社区提供优质服务。学校利用各类专业骨干教师根据需要担任社区发展产业技术顾问,尽可能提供技术指导和建议;利用节假日进社区、养老中心为老人服务,参与区域化整治、志愿者服务、社区老年大学辅导;利用学校计算机平台进行专业培训、再就业技术培训;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尽可能安排农民工、退伍军人进企业就业。
5.3 对口支援
5.3.1 校际帮扶。学校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在校企合作中,学校通过与阿斯莫微电机集团、永佳电子、赛特勒电子有限公司、雪飞制衣合作,争取企业支持,提供教学设施,引进企业管理人员来校组织教学;在校校合作中,利用高职院校的资源,开办专业,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学生的学历层次,实现学生的优质就业;在对口支援中,学生能够利用学校优势专业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5.3.2 对口扶贫。精准扶贫进村入户,发展产业和指导技术使其脱贫。学校支部对接湘东村支部,成立扶贫小组,21党员和27名教师帮扶了湘东村62个贫困户。校级领导一人包抓3户,以身示范。派专业教师逐村入户进行养殖、栽培、嫁接技术培训与指导。
6.举办者履责
6.1 经费保障
本年度,学校收入总计636.2万元,比上学年增加22.6万元,其中公共财政安排的教育事业经费542万元,学校事业收入73.2万元,住宿费收入5.4万元,其他收入15.6万元。
本年度,省财政补助拨入职业教育项目经费85万元,用于添置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实训设备等支出。
7.特色创新
学校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着力夯实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模式,优化管理过程,细化工作环节,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学管理机制,锻造了学校质量品牌,形成了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具有一定示范引领和推广价值的课堂教学改革新成果。
学校注重将人才培养过程与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有机融合,创新教、学、做“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起了“行动导向、过程贯穿”的新型职业教育体系,育人质量明显提高。
7.1 “校企合作”见成效
针对祁门县建筑市场技术工人严重短缺的现状,学校分别于2011年、2012年与祁门县住建委及祁红建工、祁门县建安公司、祁门县城建公司三家大型建筑企业联合开设“土建工程专业”班。为突出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满足企业对建筑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需求,学校与企业共同商议课程开设及课时设置。学生在校两年的理论学习期间,共开设《建筑测量》、《建筑施工》、《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工程预算》、《建筑识图》、《建筑安全》等十六门专业课程,每周专业课时数为22节,占周课时总数的73%。所有专业课程均有住建委和县内三家建筑企业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任教。
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学校在每个月安排学生到建筑工地进行实践学习1—2次,在施工场地实践学习期间,企业都要安排工地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分别介绍工地施工及管理过程和要求,专业科任教师也会结合实地场景予以现场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紧扣“校企联办、工学结合”和“在校学习培训——进企业践行实习——放心上岗就业”的办学思路,学生在校两年的理论学习结束之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吃苦耐劳精神,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企业意识和岗位适应能力,学校将学生分组、分岗位进入住建委和建筑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安排企业和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带队指导,让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亲身体验和感受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熟悉岗位工作职责和要求,为今后正式走上就业岗位提前做好准备。
经过三年的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2011级“土建工程”专业班24名毕业生和2012级“土建工程”专业班22名毕业生现已顺利走上县内三家建筑企业各个工作岗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祁门建筑行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为推动农村小水电事业发展,我校与安徽省祁门县小水电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设的2013级“水利水电施工与管理专业”也是属于“合作办学”的成功案例。经校企双方精诚合作,2013级水利水电施工与管理专业的21名毕业生现已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7.2 “订单培养”建新功
立足经济发展需求,切入企业用工需求,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以技能培训为核心,以促进就业为宗旨;秉承“订单培养、校企联办、基地实训”的办学模式,我校机电应用技术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分别与浙江赛特勒电子有限公司、浙江宁波永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阿斯莫电子实行“订单培养、校企联办、基地实训”办学。
订单式人才培养所签订的订单,不仅是订人员、订数量的就业订单,更重要的是订知识、订技能的人才订单,包括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在内的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我校除了对学生进行文化理论知识、思想品德等常规教育外,根据企业岗位所需,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注重电子产品的焊接与装配、简单电路设计、电工维修等实践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注重Word文档与电子表格的实用性操作、文书档案资料管理等实践能力的训练。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利用黄山电器公司、阊华电子、华特电器、新联电器等县内电子厂家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每学期都要安排一至三个星期的时间,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岗位实践,让学生可以根据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知识与技能的特点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工作爱好,提高在校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
实行“订单培养”的合作企业,每学期都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来校进行为期一至三周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专题培训,让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实践技能的需求有清晰的认知,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开始融入用人企业的文化之中,将磨合期提前,学生到企业就能参与实践和就业,从而极大地节约了培养成本和时间,提高了学校和合作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过“赛特勒班”、“ 永佳班”和“阿斯莫班”的培养教学实践,可以肯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大优点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学生、企业和学校的“三赢”效果,即学生可以安心学习,不愁就业;订单式培养还解决了学生的实习问题,利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把企业的设施、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利用起来,一方面作为专业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作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资源。学生在实习阶段,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不但可以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学费和生活费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目前,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很多学校正在尝试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既解决了企业技能人才的短缺问题,又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了一大批既有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成为职业教育的一大亮点,屡建新功。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存在问题
1.招生困难、流失难禁。由于人们思想观念和地区经济的差别,制约职业学校的发展速度,使得家长的愿望始终与职业教育的现实之间存在差异。
2.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很大提升空间。尽管学校提出了“过程精细化,结果精品化”的工作要求,但教育教学管理尚未做到“横向到边,纵向见底”无缝管理的要求,一些管理模式和措施仍显粗放和原始。
3.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班底较弱。受事业编制的制约,重点专业教师师资紧缺,数量不足,力量薄弱,制约了学校专业的发展,影响质量进一步提高。
4.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一头热”现象依然存在。
5. 学校资金不足,实训设备更新跟不上市场变化需求,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8.2改进措施
1.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力度。从宣传形势 、教学质量、学生管理、专业思想教育、人文关怀等方面寻求突破。
2.夯实过程管理与细节管理、不断进行机制改革与教学改革、拓宽教师“入口”,建立引进专业教师的“绿色通道”;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3.不断改革激励制度,创新管理机制,完善各类评价体系,营造特色校园、文化校园,进一步提升学校软实力。
4.发挥优势增强服务企业的能力,调动企业积极性,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5.争取上级经费投入,加强校园硬件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17-2018学年度,学校将继续坚持“特色办学、内涵发展”办学思路,以创建省职教示范校为奋斗目标,精细管理,务实工作,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积极性、创造性,拓展招生区域,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水平,努力实现“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信赖”的郑重承诺!
|